微山房產網訊
乾隆皇帝六下江南,三次途經微山湖,游覽過部城及樂道庵等廟宇。部城明清時期為微山湖東岸運河碼頭,商賈云集,貿易往來,熱鬧非凡。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時,沿運河而行,龍舟曾在夏鎮(部城)運河西岸閘口橋北靠岸。當時夏鎮軍民跪拜迎駕,大小官員頭頂香盤跪接,乾隆心中甚喜。
第二天,乾隆皇帝微服下了龍舟,帶上兩名文官、四員武將,各著便服。到部城里游逛,見部城很是興旺,全城有七十二座廟宇,鋪戶挨挨擠擠,大街上車水馬龍,川流不息。乾隆皇帝興致勃勃,一氣游了大寺廟、玉皇廟、呂公堂、樂道庵等,然后一直來到文廟。



部城、月河圈、順河街附近的古建筑
文廟當時是個民間學校,進了文廟,乾隆皇帝聽見念書之聲,循著聲音進了學堂,教書先生是位秀才,見來人氣度不凡,趕緊將乾隆讓到里邊,吩咐看茶。乾隆喝著茶,隨手翻閱學生考卷,無意中發現一位姓李的學生,字寫得很漂亮,筆走龍蛇,暗道此生有才,便讓先生把他叫到面前,詳細問了年庚,出身,然后道:“我出一題,你可能答對?"
這學生雖莫名其妙,但也并不緊張,隨口答道:“但出不妨。”乾隆皇帝提筆寫道:“玉皇出征,云旗雷鼓,風刀雨劍天作陣。”等他寫完,學生接過筆來略加思索,一揮而就:“龍王設宴,日球月燈,山肴海酒地為盤。”乾隆皇帝大喜,當即給他修書一封,讓他進京趕考。李姓學生拿書在手,次日登程,不料,趕到京城已誤了考期,只落得高興而來,敗興而歸。



老運河岸邊的古建筑
乾隆皇帝在部城逛了半日,回來路過樂道庵,忽然聞到飯菜飄香,隨香進入庵內,見尼姑飯已做好,飯是高粱豆面的黑窩窩,熱氣騰騰,紫里透紅,還調了一盤紅辣椒拌芫荽。乾隆皇帝正感肚饑,便討來食用,越吃越香,問尼姑飯菜的名字。尼姑略加思索說:“這飯是盤天臥龍墩,菜名是紅嘴綠鸚哥。”乾隆皇帝食后欲給尼姑銀兩,被尼姑婉言謝絕。乾叫尼姑取來文房四寶為樂道庵門前寫幅對聯。見門前有一水塘,庵后是一片草岡,揮筆寫道:“殿后峻嶺藏虎地,門前清風臥龍潭。”寫好對聯,辭別尼姑,便向運河方向走去。
乾隆回宮后,心里老想著在部城吃到的美味,可是經過御廚的手法做出來,吃不出那個味來。最后又派了官員去部城樂道庵接尼姑進京,專為皇上做“盤天臥龍墩”和“紅嘴綠鸚哥”。尼姑進京,遵旨在宮中做了與當時同樣的飯菜,乾隆皇帝用膳后認為不是原來的味道。尼姑一本正經地對皇上說:“萬歲已為政多年,大清朝政清明盛世,對民間的苦樂了解甚少,貧尼為出家之人,自食其力,其樂無窮,這種飯菜,在民間當然是充饑食物,萬歲平時是吃不到的。"尼姑又道:“民間有個說法,世上有兩個好吃的:一是雞,二還是饑。”乾隆皇帝聽后大笑,這個道理叫作“渴不擇飲,饑不擇食”呀。
乾隆皇帝稱贊說得有理,留尼姑在宮中教育他的皇子皇孫,可尼姑說什么也不肯留在皇宮,擇日返回了故里。乾隆皇帝為了不忘這件事,用“渴不擇飲,饑不擇食”這句話教育他的后代。在北京紫禁城西南隅,修建了一座“樂道庵”,又撥銀給夏鎮(部城)用于“樂道庵”重修。
再說乾隆皇帝游覽部城后,回駕龍舟,坐在龍椅上,大臣上奏,戶部六百里加急到了,這時聽周圍蛙聲一片,咕呱之聲盈耳。皇上聽后,心中不悅,脫口道:“自古帝王稱孤道寡,運河的蛤蟆竟也如此狂妄!”誰知話一出口,滿河再也不見蛙鳴,從此運河的蛤蟆再也叫不出聲來。久而久之,當地出現一句俗語:運河的蛤蟆--干鼓肚。

部城內的古建筑

老運河邊上的古廟宇
--新房、二手房、租房、裝修 上微山房產網www.skytrace.com.cn

熱點關注


免責聲明:本站所刊載的所有的房源信息、活動信息、資料及圖片均由網站用戶提供,其真實性、合法性由信息發布人負責,本網站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。所有信息請與經紀公司、房產公司、家裝公司、業主個人等確認為準!